序 陈国桢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 馆长

陈国桢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  馆长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的藏品能免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缘于数年前认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李伯谦教授。当时李伯谦教授由沈岳明先生陪同来我们博物馆参观后,对馆藏的青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建议,是否可以在北京大学举办一次专题性的越窑青瓷展览,这当然是我十分愿意并希望的。此后由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徐天进教授精心组织和筹划,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准备,以《叠翠——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藏青瓷精品》为名的展览和图录终于面世了,我深感荣幸。

越窑的考古发现始自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著名陶瓷考古学者陈万里先生在交通条件十分不便的情况下,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地考察了上林湖的古窑遗址,越窑青瓷从此名扬天下。法门寺地宫的发现揭开了秘色瓷的神秘面纱。多个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们不仅在各地调查、发掘了更多越窑窑址,并且墓葬出土文物中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珍贵资料,基于这些科学的考古发现,我们才能有幸看清越窑青瓷生产从发生、发展到繁荣、衰亡的整体面貌。

本书所收录的146件(组)青瓷,是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陶瓷考古专家根据越窑青瓷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同的特点以及其他的学术坐,从我馆数千件藏品中甄选的一部分,也可说是我馆多年收藏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我希望大家通过这些展品,不仅能够对越窑青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烧制工艺、形制特征以及纹饰演变等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通过这些展品对越窑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有更清晰的认识。

余姚所在的浙东地区是我的家乡,这里也是古代越窑的所在地,这里窑业生产从夏商时期到南宋,相沿两千余年,在中国古代制瓷历史上占据了半壁江山,这让我深感自豪。出于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收藏越窑青瓷。多年来,我用自己的辛勤创业所得,不仅购藏了数千件流散各地的古代青瓷。为了回馈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越窑青瓷,共享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2003年我又创办了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把个人的收藏向社会开放,并在宁波博物馆举办了专题展,出版了《越窑青瓷精品500件》(2007年),《皕壶国珍——中国古陶瓷壶集粹》(2009年),虽然获得了专家和公众的肯定和好评,但我学籍不论是收藏还是研究,仅凭一已之力是难以胜任的,尤其是民营博物馆的建设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学术机构的帮助,更需要全社会的全力。今天能够我和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我馆的藏品进行每户的整理、研究和展示,我将之视为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莫大支持,同时也是一种鞭策。我会以此为契机,把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越办越好。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对越窑青瓷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并为这次展览付出许多心血的权奎山教授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遗憾的是权奎山先生因积劳成疾,过早的离开了人世,没能看到展览的成果。感谢尊敬的他伯谦教授,是他的建议和推荐使我有机会结识许多、学者,并完成今天这样的合作;还要特别感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沈岳明先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秦大树教授,是他们的指导、鼓励和无私的支持,使得这次合作展览可以圆满完成。感谢所有支持我的收藏事业及博物馆建设的朋友们。

2013年10月

浙ICP备180093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28102001343号